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生产要素在多个国家之间集合(全球采购、国际的运输、各国之间的合作生产,海关通关,信息化服务等)成为供应链管理巨大难题之一。在生产方式上,的不同产品比较多、生产定制化和个性化、准时制生产(Just In Time)、降低成本压力等,由此就诞生了保税仓库。

1.集中报关
又称为“分送集报”,即“分批出库、集中报关”,是出库较少而量多的货物,向海关申请并注明发货流向、频率、合理理由;经同意后,货物可以先出库;待一段合理时期后,根据出货频次及货物价值等把某一时间段内的已经出库货物进行集中报关。海关根据企业资信状况和风险程度决定是否收取保证金。
2.保税存储
一般贸易进口货物要在缴纳税款、清关后,才能进入国内市场流通。而进口货物进境入保税仓库后,可以暂时免交进口关税及进口环节代征税,然后根据需要进口至国内或者复运出境,或者运往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场所继续进行保税监管。保税仓库货物只有待正式进口时,才缴纳相应税款,且因货物可以“整进零出”:企业会根据出库率去纳税,和一般的纳税相比,减少了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尤其对高货值、税款动辄千万元人民币起步的进口大宗散货(如原油、矿石)而言,保税仓库不但缓解了一次性纳税压力,也为国内分销或转口国外赢得销售洽谈时间,增加贸易灵活度。
保税仓库促使“7×24小时”物流、“X小时物流半径覆盖”、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简称“VMI”)等应运而生。而保税物流作为连接国际、国内物流的桥梁,使得国内和国际的市场都得到了一定的满足。